沙尔克青训传承困境,寻找新突破口
酒城新报记者 刘泰承
众所周知,泸州在宋代是全国性商业大城市,与成都、重庆鼎足而三,被称为”西南要会”。泸州历史文化悠久,宋文化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如何更好地研究泸州宋城历史,促进泸州对文化的挖掘与梳理,保护、开发与利用,从而进一步彰显泸州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催生现实意义?
酒城新报记者 刘泰承
众所周知,泸州在宋代是全国性商业大城市,与成都、重庆鼎足而三,被称为”西南要会”。泸州历史文化悠久,宋文化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如何更好地研究泸州宋城历史,促进泸州对文化的挖掘与梳理,保护、开发与利用,从而进一步彰显泸州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催生现实意义?
今(14)日上午,“泸州宋城文化研究开题会”在巨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人文社科学院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邓小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曹家齐,西南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蓝勇,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郭声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姚永辉等宋史研究学者与泸州宋城文化研究课题组组长陈世松、副组长赵永康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研究好泸州宋城文化。市政协主席田亚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鞠丽致欢迎辞,市政协副主席周亚琼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课题组顾问、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李锡炎主持。
田亚东对课题组、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市委书记蒋辅义同志对研究宋代泸州如何作用于现在区域中心建设和“双两百”发展抱有殷切期望,专门指示市政协组织专题研究,研究成果在现实中予以借鉴、实施和运用。田亚东说,泸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接下来将按照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仔细研究学习,要把视野放开,“跳出”泸州看泸州,不仅是纵向、横向来看泸州,还要在历史长河中来看泸州,更要从泸州的地理区位优势及全国、全世界的眼光来看泸州,深入研究泸州宋城文化。
田亚东表示,研究历史不仅要有文物,还要把背后的历史讲出来,要从宋代历史找突破口、切入点,研究整个泸州的历史文化,使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泸州历来是“西南要会”和“四道”枢纽,这与泸州今天的区位优势相契合,泸州要恢复曾经的辉煌,建成区域中心城市,市政协要为课题组研究做好服务工作。
鞠丽在致辞中表示,泸州境内有神臂城、泸县宋代石刻群、宋代报恩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开展“泸州宋城文化研究及保护”课题研究,必将有力促进泸州历史文化,特别是宋城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彰显泸州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中坚定自信,进一步增强泸州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凝练城市精神,扩大城市知名度。
同时,鞠丽指出,课题研究务必要与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契合、与泸州城市发展结合、与泸州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努力挖掘宋城文化,助推泸州发展。
会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鞠丽观看展板上有关宋徽宗对泸州御笔下诏的内容,你想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吗?(曾江/摄)
据了解,宣和元年五月二日,宋徽宗御笔下诏:泸州西南要会,控制一路,边阃之寄,付畀非轻,可升为节度,赐名泸川军。
宋徽宗御笔下诏的内容
这份诏书,肯定了泸州当时的政治、军事地位,见证了“西南要会”的辉煌。去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泸州定位为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城市(即到2020年实现“双两百”目标),这是国家对泸州的认同及战略布局。研究宋代泸州历史文化,既是对宋代时期泸州厚重历史底蕴的挖掘,同时也是对泸州建成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出新的可行性建议。
据陈世松介绍,“泸州宋城文化”是泸州古代文明辉煌的结晶,是泸州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汇。“泸州宋城文化研究课题”是一个大文化概念,涵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各个层面,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课题根据泸州历史文化演进脉络,以及泸州城市文化的呈现形态,分解为泸南边城、蜀中江城、江阳诗城、铁打泸城、石刻佳城五位一体的泸州宋城文化,分别反映了泸州建置制度演变的政治文化、城市发展的商业经济文化、文化兴盛的诗酒文化、依江筑城的军事战争文化、社会生活的审美艺术文化。该课题计划在近期研究完成《泸州宋城文化资料选编》《宋代泸州的历史地位与泸州宋城文化的保护利用价值》(对策报告)。
中期拟在宋徽宗御笔诏书颁布900周年(即2019年5月2日)时,在泸州举行一次以“宋城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为配合泸州“双两百”建设造势,为打造“泸州宋城文化”城市文化品牌提供智力支撑。
会上,与会学者们就宋代泸州历史文化、泸州宋城文化的保护利用等主题展开讨论。
邓小南认为,泸州历史文化特色明显,泸州宋城研究课题的总体利益非常高、论证方向明确,前期基础工作充分。宋代的泸州是关键枢纽点,在宋朝全局中起到带动作用,在四川的整体布局中仅次于成都,几乎能与成都并列。“西南要会”的提法和升格为节度是泸州发展的历史性事件,泸州有非常好的前期基础工作,地方研究要深入下去,培养年轻人传承和挖掘文化。同时,研究泸州要有“大泸州、大文化”概念,渗透到曾在泸活动过的历史名人,泸州也要把“当代”与“千秋”一起考虑,切实保护不可再生的文物和历史遗址,做好文物内涵和历史文化挖掘,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包伟民谈到,泸州处在宋朝想要控制边夷地区的关键位置,研究泸州宋城文化,要把眼界打开,从宋代大背景下来认识泸州。泸县精致的宋代石刻群,反映了当时泸州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从墓葬石刻的穿着服饰上看到,那时的泸州作为边夷地区,可以从民族方面去研究泸州。包伟民建议,位于合江的神臂城需要做一些规划性的考古,进一步挖掘宋城文化;也应把《江阳谱》编进资料集。同时在展示历史遗迹时,要参照类似陈列博物馆等,如何与全国有机联合。他认为,不光是做好对外宣传,还要做好对内宣传,让泸州人都知道泸州是怎样一个历史地位,都知道泸州有多么重要。
曾做过宋代交通研究的曹家齐认为,泸州有“西南要会”的历史地位,是因为它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那时的泸州水陆交通发达,要从地理、民族史、战局形势等方面来研究泸州。泸州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研究宋城文化,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下,开阔学术视野,研究扩大到泸州历史相关的任务、事件等,在更开阔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凸显泸州的历史地位。
泸州籍教授郭声波心怀家乡,不仅向泸州市图书馆赠送了他自己的《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宋会要辑稿·蕃夷道释》(点校)《四川历史地理与宋代蜀人地图研究》等9本著作,同时他认为,宋代泸州为益、梓、夔三路及大理之间的交通枢纽,也是“四道”(三省一市)枢纽,在今日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数据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使作为新四道枢纽的泸州在经济、交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
西南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则从纵向、横向两点谈了对泸州宋城文化研究的建议。他认为,宋代泸州有两个特质,一是城市经济地位突出,二是边夷之城,西南要会控制着边夷地区。如果单从城市经济来说,宋代的成都城市地位很高,泸州城市地位有多大,就需要我们从量化方面考量,比如商税、人口、耕地、这些方面来横向、纵向讨论泸州 ,来认识宋代泸州更有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姚永辉是泸州人,此次回家她也感慨良多。泸州除了酒文化,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文化。如研究宋城文化,资料汇编时要把墓葬出土的石刻、资料进行梳理,要对石刻的来源进行研究,往往会作为解读泸州地域文化、宋墓探讨的研究材料。在博物馆陈列石刻方面,可以考虑“同木同台”原则,用更新颖的展成方式,将墓葬时间、人物、生前死后情况、历史进行展示陈列。除了对墓葬本身研究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其它细考工作,比如浮雕的服饰、民族、礼仪习俗等方面,来保证它的基础信息是完善的。在地方文化的开发方面,要注意资源整合和对内外宣传。
数十年长期研究泸州历史和文化的学者赵永康表示,做好这个研究,当为大通世界之学,不拘守方余之学;当为上下古今之学,不为一时一代之学。我们应该站在全国的高度看泸州,泸州是中原地区向云贵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处在成渝之间,文化相互交融。泸州的水运交通得天独厚,一江水运把泸州和全国相连。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求实存真,研究成品古为今用,为地方战略提供学术和理论支撑;热枕欢迎各位专家在宋城文化研究中提供帮助。
曾经在泸州担任过市委副书记的李锡炎教授,一直关注、关心着泸州的发展,他对远道而来的参会学者们带来的建议和意见表示感谢。这次会议,他认为为宋城文化研究明确了方向、确定了思路、开拓了信心。希望课题组能够在陈世松教授带领下,做好泸州宋城文化研究的相关工作。
考察采风组图
↓↓↓
学者们考察神臂城
学者考察泸县宋代石刻库房
昨日,与会学者考察了合江神臂城、泸县宋代石刻库房等地。在神臂城考察中,不少学者在泥泞的田野小路上缓慢前行,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座南宋抗蒙(元)名城的秀丽。泸州市博物馆研究员晏满玲告诉新报记者,2002年至2004年期间,市博物馆在神臂城翁城处修复城墙时,竟意外发现埋藏在土里的“柱础”,“由于对神臂城城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复,需要取土。在挖了几十公分深时,就发现间隔一米多的柱础。”新报记者从罗建生所著的《登神臂山记》看到,他在考察神臂城时,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也多次提到了“神臂门”,而市博物馆修复城墙时发现柱础的位置,疑为神臂门。这一发现,也再次引发考察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与会学者和嘉宾合影
此次会议由泸州市政协主办,四川省社科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接下来,课题组将按照具体目标加以深入研究,使泸州宋城文化研究思路先行、保护利用,并且在提出具体项目后,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泸州建成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双两百”目标增添文化力量。
赵中琼/摄 部分图片由曾江提供
编辑:A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